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低碳遇上市场之手

2010-04-23 09:05:16 科技日报   作者: 张佳星  

低碳服饰、低碳家电、低碳饮食,甚至低碳房地产,各行各业、目之所及总会遇到一个闪闪发光的词——“低碳”。从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到即将举行的上海世博会,低碳经济在11.9%的中国式发展速度中铺展开来。

有人称之为噱头,有人借它来粉饰,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放远眼光踏踏实实地去实现。不管人们的态度怎样大相径庭,低碳浪潮的汹涌不容分说,百度一下“低碳”,搜索结果就有5100万个之多。

那“碳”要低到什么程度才算得上“低碳”?

当我们还咂摸着节能减排的新提法时,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的碳足迹标签已经悄然出现,生产一瓶洗发水将产生123克二氧化碳,生产一公斤猪肉会产生3800克二氧化碳……这样算来,人类的每个行动都会留下了“碳痕”,并拥有可量化的数字。

如果说碳足迹是小学算术,那么碳交易就称得上是高等数学了。

碳交易把二氧化碳排放权当成商品来交易。坊间流传着一个“神话”,某镇油脂厂老板为解决停电问题,决定用当地秸秆做燃料建个小发电厂,他买了一套秸秆发电设备后,满口“碳减排”“CDM”的外国人就找上门来投资了9000万元。随后,由于减排,这位老板每年会额外收入100万美元。

从9000万元到100万美元,送上门儿的利益把企业和投资者的眸子擦得晶亮。当强制执行、依律处罚、道德教育、社会责任等外在动力明显不足时,利益诱惑出了积极性,让节能降耗变为自主行为,引入市场化机制的方式就这样切中肯綮,敦促着碳排放的削减。事实也证实了有利可图的魔力,过去5年,共有1899例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联合国注册成功,碳减排352218246吨,而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将为1500亿美元。

不仅如此,碳交易还让市场算出了减排技术的价值。有了价值的标尺,高成本低碳项目的推广就会遇到一堵坚硬的墙。因此,将低碳项目回归市场,将有望对“盲目砸钱、但求低碳”的政府“托举式”项目亮一张“红牌”。

“中国是最大的核定减排量提供国,有世界最多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和最大的碳减排市场。”德意志银行亚太环境金融总裁西奥多·白克豪说。然而,中国碳交易的价格每吨比印度少2—3欧元,更不及欧洲二级市场价格的一半。

数目最多、市场最大,却没有定价权和主动权,中国在碳交易市场的“龙套”角色令人担忧。已建立的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开启了我国市场化碳交易的积极探索,但目前还仅限于节能环保技术的转让。

无论把玩商品还是调动资本,市场之手都拿捏准确、游刃有余。激励、诱惑、铁律、苛责,市场手段多样却万变不离“价值规律”。当低碳遇上市场之手,它就不再局限于一类生活态度、一个减排倾向、一种发展趋势,而是能被评估、被交易、从而在环境和利益上获得双赢的科学行为。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低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