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看远一点,看下一个“天津”

2015-08-31 09:45:40 自然之友   作者: 张伯驹  

天津滨海危化爆炸引发的震荡已近十天,随着信息的逐步增多,与环境治理有关的一个个问题不断出现:环评、规划、防护距离、安评走过场、危险化学品登记、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等。因为爆炸,不少程序性和结构性顽疾暴露在社会视野中;因为爆炸,吉登斯所说的“风险社会”愈发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风险社会:生活在高度现代性世界里,便是生活在一种机遇与风险的世界中。这个世界的风险与现代制度发展的早期阶段不同,是人为不确定性带来的问题。这种不同主要体现:一是这种人为不确定性是启蒙运动引发的发展所导致的,是“现代制度长期成熟的结果”,是人类对社会条件和自然干预的结果。二是其发生以及影响更加无法预测,“无法用旧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它们也不符合启蒙运动开列的知识越多,控制越强的药方”。三是其中的“后果严重的风险”是全球性的,可以影响到全球几乎每一个人,甚至人类整体的存在。

在风险社会的视角下,滨海爆炸让我们不得不把视野扩大到全国、延展至未来。

是的,如果剖析此次事故的前世今生,就会看到除了类似既成事实之外,还有一些大型项目正“走在扩大风险的老路上”。云南安宁石化项目,便是一例。

图片来源:云南省工业园区网

中石油于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工业园区建设的1000万吨/年炼油化工项目,虽然在几年前相继获得国家安监总局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意见书、环保部及国家发改委的批复,但因项目信息缺乏透明、环评报告缺少公众参与篇章等问题,一直以来因环境污染风险而被当地民众所抵制。

2013年,昆明市众多居民集体“散步”以表达反对诉求,多家环保组织也公开指出这个项目在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项目选址、项目用地、环境容量和区域规划等六大环节存在漏洞和隐患,呼吁暂停项目停工。

但这些努力,都没能阻止项目“带病上马”的脚步。在项目施工建设的同时,环保组织和媒体一直严密注视每个进度环节。这样的持续追踪果然发现了问题,今年3月,南方都市报发表调查报告,揭露云南炼油项目未批先改擅自扩建,且相应环评承诺未予兑现。

图片来源:凤凰周刊

这是一个及其恶劣的行为。一个打着“能源战略”幌子的项目,在众目睽睽之下擅自扩大三成的规模,并非法改变工艺流程和环保设施规划——综合各方信息来看,这并非简单的产能扩张,而是结构性的重大调整,由此产生的环境、健康和安全风险令人担忧。

安宁石化项目所处区域,污染现状严重、环境容量缺乏、水资源无力承受。现行炼厂选址和排污方案,与地方性法规存在根本性冲突,不符合补办环评手续的法律条件。为了维护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严肃性、有效性,维护滇池保护、河道管理地方性法规的权威和尊严,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必须坚决制止依仗非法“钓鱼工程”野蛮绑架监管部门“上车补票”的行业潜规则。

中石油安宁项目是环保组织跟进多年的重大工程,环境风险巨大,博弈过程艰难。我们的持续关注和深度追踪,不仅是为了区域性的生态红线,更是为了守护程序正义与环境善治的法律红线。

正如天津引发的问题不能只在天津解决,之所以关注安宁,是因为它包含了太多关键因素。如果规划和审批过程不透明,公众参与博弈的空间缺失,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性对一些特殊项目失效,则这个过程将不断积累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并随时可能兑现。

我们当然不希望下一个灾难的出现,行动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图片来源:腾讯网

在今年三月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指出: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也郑重声明:要坚决查处一批未批先建、擅自变更的环评违法行为,让法律成为有钢牙利齿的“利器”,把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的状况彻底改变过来,把守法变成新常态,敢于碰硬,形成高压态势。正如这次爆炸让我们看到不断践踏法律与规则所付出的代价有多么沉痛,这些铿锵的话语如何转化为有效的程序正义保障,可谓一个严苛的挑战。

此时此刻,安宁项目似乎是一个最“应景”的问题:我们到底要避免风险、减少未来可能的损失;还是一切如故,眼睁睁地看着新的风险源继续野蛮生长?

然而,在行动的过程中,我们再一次发现,时代的变量总是繁复而多变。

正当环保立法强度和管制力度逐步升级时,国家经济下行的趋势也渐渐显现。这个国家的环保力量不得不将面对一个残酷的考验:当大多数人都为了保障GDP成长而推动新的工程上马时,该如何顶住压力坚持捍卫生态底线的“有所为”?这个社会也不得不面对一个严肃的问题: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面对正在累积的风险,究竟要做出怎样的选择?

不仅天津,岂止当下。安宁,是否成为天津爆炸深度反思后的一次全社会集体救赎,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天津爆炸,云南安宁项目,环保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