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女性剪影

2010-08-31 16:59:00 新华网

世博园里绽放朵朵奇葩——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女性剪影

26日,是上海世博会贵州活动周的最后一天,来自黔东南丹寨县扬武乡复兴村的韦祖春端坐在世博园宝钢大舞台“中国元素”传习区内,用细细的笔描着一幅苗族蜡染花样,不一会儿牡丹、锦鸡等图案就出现在布面上。

上海世博会开幕以来,已有23个省区市在世博园举办活动周,展示当地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估算,亮相世博园的传承人及民间手工艺者中,女性超过半数。与韦祖春相似,她们大多在当地小有名气,有的在村里的生产学习班开课,有的已是“桃李满天下”,还有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80后”。

“从灾难中走出来,不愿放弃”

“这两天家乡下了暴雨,有的地方涨了大水,我们是绕道出发,来到上海世博会。”8月中旬,来自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藏族妇女杨华珍,在世博园宝钢大舞台展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藏羌两族编织、刺绣及挑花工艺。

两年前的汶川大地震,身在映秀的杨华珍幸免于难。劫后余生的她,尽其所能带领当地藏羌两族妇女进行生产自救。

“我们是从灾难中走出来,不愿放弃。”杨华珍说,“地震后,我和身边的一些老姐妹,成立了一个编织挑花刺绣协会,大家在不离开家乡的同时,又能增加收入,这样我们藏羌绣的传人也多起来。”

2008年夏,告别地震灾区,杨华珍前往北京,借北京奥运会的国际舞台,向世界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在民族文化宫、在奥林匹克公园的“祥云小屋”,藏羌两族的织绣工艺令世界各地的人们惊羡。

2009年5月12日,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以杨华珍命名的藏羌织绣文化传播公司在成都文殊坊开设展示馆。杨华珍介绍说:“在阿坝地方上,现在我们每年能培训近千名姐妹,虽然她们学成之后不是每个人都能开店,但是靠手工劳动,可以获得更多的生活来源。”

今年8月,当杨华珍来到世博会前后,四川当地发生了暴雨灾害。“地震、暴雨总会过去,藏羌织绣还会继续传承下去。”杨华珍说。

“一坚守,就是半个世纪”

初夏6月,65岁的陈水琴在世博园里飞针走线,她的手中“盘”出鲤鱼跃龙门的经典图案。

“一坚守,就是半个世纪。”陈水琴微笑道。50年前,还是15岁少女时,陈水琴步入杭州工艺美术学校,与刺绣结缘,一绣绣了半个世纪。陈水琴的针法比较特别,作为杭州刺绣的传承人,与她同龄的工艺师已是凤毛麟角。

杭州刺绣,简称杭绣。起源于汉代,至南宋时进入极盛期。陈水琴说,因南宋定都杭州,“宫廷绣”在当地一度颇为兴盛,甚至留下了专为皇室内苑服务的“杭绣男工”传统。不过后来随着南宋的衰亡,“宫廷绣”又再度反哺民间,融合于“民间绣”和“闺阁秀”中,再历经数百年,使杭绣成为中国各地刺绣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尤以盘金绣、包金绣、彩丝绣等著称。

“刺绣没有公式可循,全凭个人悟性和灵感,因为人不是机器,所以每个人绣出的作品,内行一看便知不同。”陈水琴说,1960年与她一同进入工艺美术学校刺绣班的共有34人,但能坚持大半辈子当一名刺绣手艺人的毕竟是少数。如今,陈水琴所带的徒弟按每5年为一代划分,已进入了第五代。

“如果说女工还尚有人在,那么男工就几乎失传了,现在仅剩一人,而且还没有再传。”陈水琴说,“代表杭绣特点的盘龙绣也已近乎失传。”

令陈水琴欣慰的是,如今通过浙江省的抢救性发掘,杭绣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谋求新一轮的复兴,自己也看到了杭绣传承的新希望。她说,刺绣不再出现在黄袍马褂上,戏服的使用也少了,这意味着刺绣要被现代社会所接受,需要变成一种艺术创意项目,比如变成居家的装饰品和时尚服饰的点缀,自己还在不断探索。

“一件戏服一绣就要一个月,一幅传统纹样也起码要绣一周,慢工出细活,这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形成鲜明对比,也是一种中国独特的处世、养生之道吧。”陈水琴悠悠道来。

“80后”一样执着

“我来这里的最大心愿,是想告诉整个世界——‘江永女书’究竟是什么。西方人不要误会它。‘女书’其实是在特殊环境下诞生的一种专门流传于姐妹之间、女性朋友之间的文字。”

湖南江永女书传承人、22岁的胡欣7月来到世博园,她用毛笔书写已濒临失传的女书文字。笔下的民间歌谣和唐诗百首,吸引中外游客纷纷驻足。

胡欣出生于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镇普美村的农家。2000年,普美村举办女书学习班,召集当地一些农家妇女在闲暇时学写。12岁的胡欣跟着正在学习班的母亲第一次练习女书。“刚开始,只是觉得好奇。”她说。

直到2007年,胡欣中专毕业回到家乡,在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找到了一份工作,于是有幸与女书再续前缘。“女书当然应该进入小说、电影,但更需要人们恰当地去理解。”胡欣在世博园里向参观者这样表白。

与胡欣相仿,同样是在世博会的舞台上,24岁的朱娅芳敲响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奏出美妙音乐。

因为对民乐的热爱,朱娅芳从湖南一路“东飘”到浙江,从一名科班出身的古笙演奏员,转而演奏瓯乐。她说,能让“古董”唱出动听的歌谣,觉得很有成就感。

目前,朱娅芳正跟随作曲家何占豪学编曲。她说:“相信传统音乐的发展,要有属于自己乐团的曲目,还要有自己的品牌和版权。”

“如果有一天小提琴曲‘梁祝’能改编成瓯乐乐曲来演奏,那就太好了。”朱娅芳憧憬着未来。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传承 物质文化遗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