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在中国馆感悟“汶川成长”

2010-05-12 10:47:34 新华网   作者: 刘雪、许晓青  

汶川地震两年了,人们不应该停留在悲伤中,更应该让孩子们看见未来。”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宣传大使、著名学者于丹11日在上海世博园区对新华社记者说。

于丹特别选择在“5·12”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的前一天来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参观。跟随她一同走进中国馆的还有4名在汶川大地震中幸存的女学生——刘倩、陈熙、尹秋如、朱思锦。

于丹实现了自己两年前对四位北川女生的承诺——“一起看世博”。而今这四个女孩已从中学生成长为大学生。

大红外观、斗拱造型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在呈现“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主题时,也帮助人们重拾一段难以彻底忘却的记忆——两年前撼动中华民族每个人心灵的汶川地震。

在高49米的中国馆第一展区“东方足迹”,11日放映的是主题电影之一——陆川导演的《历程》。在全长8分钟的电影里,有约1分钟以群像式的画面再现了汶川地震发生后军民团结一致、奋勇救援的场景。于丹陪伴着孩子们静静看完了这部电影。

上海世博局中国馆部部长钱之广解读,《历程》中之所以出现汶川元素,是希望表达中国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他说:“2008年的抗震救灾和持续至今的灾后重建工作,是中华民族勇于战胜磨难的一个缩影。”

《历程》的导演陆川曾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人最伟大之处在于面对灾难的那种坚韧,“我们用了足足1分钟去表现这种坚韧;此外,我们是想拍年轻的一代人,特别是在汶川地震后成长起来的‘80后’,他们有能力去肩负一个民族的振兴,去穿越灾难,把城市重建的重任担负起来。”

在中国馆的“同一屋檐下”展示区域,于丹带着刘倩、陈熙等一起感受现代城市居民打破隔阂、增进沟通的场面。看着多媒体舞台上演绎的未来城市生活,陈熙说:“现在我们的生活很好,很多人关心我们。”

在从中国馆第一展区进入第二展区的途中,有一段名为“童心畅想”的坡道,这里展示了来自全国各地的98幅五彩斑斓的儿童画,其中部分画作正是出自汶川灾区儿童之手。刘倩看着画,惊叹道:“孩童喜欢用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突破了成年人的思维空间。”

在中国馆的压轴景致“感悟之泉”前,于丹与四个女学生一同发出赞叹。在这里,盛放的荷花寓意中华民族所追求的和谐理念,空中垂下的水帘,还能显示出“取之有道”、“天人合一”等字样。于丹说,这正是中华文化的写照。

在结束参观时,于丹说:“两年了,孩子们在成长,中国在成长,四川也在成长;世博会让孩子们看见未来的生活,他们应该更有希望地去生活。”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中国馆 汶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