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油气
  • 石油
  • 沙特阿拉伯石油出口变化及影响分析

沙特阿拉伯石油出口变化及影响分析

2011-12-13 11:19:55 中国能源网   作者: 张抗  

摘  要 沙特阿拉伯石油的储量、产量、剩余产能、原油出口量均名列世界前茅,对国际石油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近年来又加快了炼油业和油气化工的发展。自上世纪末以来,沙特石油出口的地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向北大西洋地区输出为主转变为向以亚太地区的东亚—南亚弧形地带为主。其主要原因为:欧美的石油输入国由于注重节能和石油替代,石油消费量呈现下降趋势,同时还受到北海油气区及俄罗斯等石油出口的“挤占”;亚太地区以中国、印度、新加坡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进口量持续上升,世界经济发展中心历史性地东移,决定了至少在近20~30年东亚—南亚弧形地带将是石油消费和进口增长最快的区域。自2002年起沙特成为中国原油进口首要来源国,进口量从2002年的1139×104t增至2010年的4463×104t,年均增长率18.61%,但2010年中国进口量占沙特出口的比例也仅为13.4%,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在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方面明显优于地缘条件相近的石油进口大国日本和韩国,甚至也优于地缘条件较好的印度。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加大从沙特的原油进口量,另一方面继续关注石油进口来源的多元化是中国可以而且必须实施的进口对策。同时,适当进口价格上优惠的油品和基础化工原料,或与其合作在中国或沙特合资建厂对我国是利大于弊的。中国应全面进入沙特油气市场,推进两国间在油气市场、油气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合作。全面提升中沙经济合作水平有利于油气合作的发展。

关键词 沙特阿拉伯 石油出口 地区格局 来源多元化 进口对策 合作 中国

1 沙特阿拉伯石油储产量及剩余产能世界领先

1.1 石油储量和潜力

沙特阿拉伯(以下简称沙特)是号称“世界油库”的中东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剩余可采储量(以下直称储量)长期雄居世界首位。据《BP世界能源统计》(以下简称为据BP)资料,其储量自1989年调整增至2601×108bbl,占世界的35.84%、中东的39.35%,而后呈略有起伏的稳定增长态势。2009年为2646×108bbl(363×108t),占世界的19.85%、中东的35.08%,20年间年均增长率仅为0.08%,其所占份额之所以略有降低是因为其他地方有更多的石油新发现。以2009年的储量对比,居第二、第三位的委内瑞拉和伊朗分别为1723×108bbl和1376×108bbl,仅相当于沙特的65.11%和52.0%。2009年沙特的石油储产比为74.6,而全球为45.7。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旗下的阿拉伯石油投资公司(Apicorp)的研究报告称,沙特未探明石油储量(包括天然气液)为1360×108bbl[1]。这意味着在投资充裕的情况下,到本世纪中叶沙特的储量有再增加50%的可能性。实际上,由于储量甚丰,沙特在勘探上压力极小,尚有许多地区(特别是大沙漠腹地)和层系(深部的下中生界和古生界)勘探程度较低。在“重油轻气”的指导思想下对气的勘探亦差,而随着大量气储量被探明,凝析油(NGL)储量亦可望大幅增长。显然,沙特有储量补充系数长期大于/等于1、储量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

1.2 石油产量变化

据BP资料,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沙特石油年产量在4.3×108t左右,其中最低的1991年为4.284×108t,占全球的13.58%、中东的50.94%。随着全球石油消费的增长,2004~2006年沙特石油年产量超过5×108t,最高的2005年达5.268×108t,占全球的13.51%、中东的43.55%。此后因全球消费量减少,沙特石油产量有所下降,2009年为4.595×108t,占全球的12.03%、中东的39.74%。研究沙特石油产量的变化可以发现,当每次全球消费量上升时,生产潜力最大的沙特产量增幅并不那么大,以致所占比例反而降低;而当全球消费量降低时,沙特产量的人为压低最明显,所占份额更趋于下降。这是由于沙特在欧佩克内担当了产量浮动国的角色,为了共同的利益,当需要更多地压产时,它总是“自愿”承担更大份额的减产[2,3]。

与石油产量长期居第二、第三位的美国、俄罗斯相比,直到2005年沙特仍占有明显优势,当年其产量分别为美国和俄罗斯的168%和112%。但由于这两个国家近年没有压产“任务”,而俄罗斯又力图以增加生产和出口来改善其困境,到2009年沙特产量为美国的141%、俄罗斯的93%,排名反屈居第二位。据《油气杂志》(OGJ)估计的2010年产量值,该年仍继承着2009年的态势,沙特的产量仅为俄罗斯的78.8%。

如果排除人为干扰(特别是大力压产),沙特石油的“生命周期”尚处于稳产阶段的前期,在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仅依托其已探明储量做保守预测,沙特石油产量有从2005年的5.27×108t提高到6.25×108~6.57×108t的可能性[4]。从以下将要论述的剩余产能看也与这个预测相符。

依托储量丰富且易于开采的大型油田群,沙特石油生产成本一直保持在世界最低水平上。石油出口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70%以上,占出口总额的90%左右,在GDP中的比例也在40%以上。

1.3 石油剩余产能

已经完成基础建设,即已完成生产井、注水(气)井、油气集输管线、道路及输电、输水以及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一声令下就可投产,但却被迫关井待产的油气田生产能力称之为剩余产能。可以想像,当经历相当时期的勘探发现了油气田,当以更大的投资完成了产能建设,这时任何投资方都急切地想打开阀门让油气喷涌以回收投资获得利润。而这时令其停止前行,还要额外再付出维修管理费用和巨额的借贷利息,显然,剩余产能的出现一定是缺乏买主或为了更大利益而做出的“牺牲”。而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期间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的大博弈,摆在欧佩克面前就是这样的困难局面。1985年后欧佩克的基本政策是限产保价,这就意味着出现相当大数量的剩余产能[2,3]。当出现全球消费量下滑时,不少非欧佩克国家也要采取人为压产措施。

纵观本世纪以来欧佩克的平均剩余产能大致为300×104bbl/d,高时可达600×104bbl/d,即使在油价最高的2008年7月也维持在140×104bbl/d的水平上。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资料报道,沙特2010年保有350×104bbl/d(1.75×108t/a)的剩余产能[5]。沙特石油和矿产资源大臣纳伊米称:2011年前4个月在油价高升背景下以同比增加7.3%的产量使石油出口额增加19.2%,但4月仍有超过400×104bbl/d的剩余产能[6]。另据报道,2010年欧佩克的剩余产能为430×104bbl/d[7],那么沙特的剩余产能大致为其81.4%,稳居欧佩克和世界的首位。2010年初,沙特位居世界首位且已高产了50年的巨型油田贾瓦尔(Ghawar)仍有1/6的剩余产能,居世界海上首位的巨型油田萨法尼亚(Safaniyah)仍有46.7%的剩余产能,一些世界驰名的大油田(如Khurais、Khursaniyah等)也仅发挥出约一半的产能,这使沙特阿美公司的生产安排有相当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它可优先生产低成本(3美元/bbl左右)且市场急需的轻质原油,一旦需要可使产量一天浮动数十万桶[8]。

1.4 炼厂能力和油品生产

经过两次石油危机的教训,石油输出国开始注意发展本土炼油业,力图逐步改变输出原油、输入油品的不利局面,沙特在这方面是较为突出的。据OGJ资料,1985年沙特拥有5座炼厂,炼油加工能力5575×104t/a。2004年拥有8座炼厂,炼油加工能力8725×104t/a,19年间年均增长2.39%。2009年炼厂减至7座,但炼油能力达到10500×104t/a,5年间年均增长3.77%,是全球炼油加工能力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与之相应的是油品产量持续增长,据欧佩克公报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资料,1986~2001年间沙特油品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70%,至2005年油品产量达到亿吨,2007年为10726×104t,2001~2007年的年均增长率为4.99%。2007年沙特油品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63%。

近年来发展炼油和油气化工成为备受关注的战略要点。沙特阿美公司宣布,2010年[是2010年吗?还是2011年?请您审定。]将投入450~500亿美元用于炼油和石化项目,使其掌控的炼油能力增加50%,达600×104bbl/d(3×108t/a)。这些新炼厂多与国内的石化工业园区相结合,如在沙特的东海岸新建产能1500×104t/a的朱拜勒炼厂[9]、在西海岸新建产能2000×104t/a的延布炼厂。另一些炼厂分布在中国、越南、印尼等油品消费量激增的国家,并多与东道国合资,如2010年末沙特投资集团与孟加拉合资扩建该国唯一的东方炼厂。这些下游企业规模大、技术新,充分利用了后发优势,效益更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沙特炼化的原料油质优价廉,而且还充分利用了过去多为放空燃烧的天然气,这使其油品和石化产品有很强的竞争力。

2 沙特的原油和油品出口

2.1 石油出口在中东和世界上的地位

在国际贸易(特别是海关统计)中所指的石油往往包括原油和油品,有时仅给出其合计值。如果说不同系统的资料间因统计口径等原因,往往对同一统计单元的储产量、贸易量值的反映有差别,那么这种现象在原油和油品进出口上更为突出,这就要求尽量采用同一系统的数据进行纵、横向对比,这给研究增加了难度。

以数据较为完整的EIA 2007年的资料计算,沙特原油出口量为6947kbbl/d,占当年原油产量的67.2%,占同年中东原油出口量的42.6%,占同年世界原油出口量的16.3%。该年沙特原油出口量小于整个非洲,为其83.8%;但明显大于出口居第二位的俄罗斯,为其134.3%;是居中东出口第二位的伊朗的近3倍(为其292.6%)。沙特近年的产量、出口量相对稳定,但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其原油出口量及以上列举的诸参数均略有降低,出口量为金融危机前2005年峰值7209.4 kbbl/d的86.94%[数据似有误,不管是用表1中2009年的原油出口量除以2005年的原油出口量,还是用2009年的原油+油品除以2005年的原油+油品,都得不出这个数。己改](见表1)。

表1 1980~2008年沙特阿拉伯原油和油品出口量  kbbl/d

注:原始数据采自欧佩克统计公报。

沙特炼油业的快速发展使其由上世纪中期的纯油品输入国变成油品净输出国。以2007年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统计,沙特进口油品83.1kbbl/d,占世界的0.42%,占中东的7.97%,进口量远低于阿联酋、伊拉克、伊朗等产油大国;该年油品出口量达到1281.4kbbl/d[此自然段中的这两个标红数据应与表1中2007年的油品出口1138.8kbbl/d相关联。编者理解表1中应为净出口数据,但1281.4-83.1=1198.3,并不等于表1中2007年的数据。请您审核。已改!这是不同统计间误差造成的。],占世界的5.97%,占中东的40.0%,为中东油品出口排第二位的科威特的165%,为排第三位的阿联酋的292%。2007年油品(毛)出口量约占其油品产量的60%。看来,尽管沙特在世界油品贸易中所占份额并不大,但其油品出口在中东各国中还是比较突出的。随着一批大型炼厂的建成,可以预见沙特近期油品出口量和占世界的份额会有相应的提升。

2.2 石油出口量的变化

表1给出了沙特1980年以来,特别是近年原油和油品出口量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

①金融危机前原油和油品出口量的峰值与产量峰值一致,均出现在2005年,这恰与世界经济发展正常、油价并不过高以及需求旺盛的背景有关,说明沙特石油生产受出口导向的制约。

② 纵观第二次石油危机以来的近30年,沙特原油出口量呈下降趋势,这与其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比例变化相一致,说明沙特出口占世界市场的份额被“挤占”或“自愿”做出某种让步。具体地说,这种压力一方面来自其他欧佩克国家,表现为沙特在欧佩克出口中所占比例从1980年的40.01%降到2008年的30.27%和2009年的28.31%;另一方面压力也来自非欧佩克产油国,沙特在世界原油出口中所占比例从1980年的30.60%降到2008年的18.82%和2009年的16.01%。

③ 沙特的油品出口量总体上呈上升态势,但2005年以来的快速下降除受全球经济影响外,也与其遇到强大竞争有关。在全球炼油能力过剩、开工率下降,而消费量增长受遏制的背景下[9],沙特把炼厂建到国外油品需求旺盛的地区是一良好对策。

[page]

3 沙特向欧美的石油出口

沙特石油出口目的地的构成变化显然是与出口量变化同等重要的问题。从宏观上看,从中东向北经里海—中亚延伸到乌拉尔山两侧的供应中轴把全球分为两大供销区:该轴西侧的欧洲、南北美洲和非洲大部属大西洋供销区;该轴及东侧为广义的亚太供销区,它还包括了非洲东部。这种分区恰好与地理上的苏伊士(运河)以西、以东的划分相吻合[10]。从中东/沙特石油出口角度看,大西洋区的拉美和非洲对中东石油的需求量不大且变化亦不大,因而可把讨论集中在欧洲和美国上,也就是传统的北大西洋地区。非洲北部和西部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区,真正需要中东石油的是东非,因而可近似地把中东对非洲的出口看作是对东非的出口,归为广义的亚太区。在该区内非洲所占数量和份额均不大且相当稳定,沙特向中东其他国家的出口量和所占份额也较小,因而讨论将集中在狭义的亚太区,特别是东亚—南亚的弧形地带。

3.1 向西欧的石油出口

如果以现在的经济-政治形势将欧洲一分为二,可把前苏联视为“东欧”,以西统归“西欧”。前苏联和独联体地域上的差别在于波罗的海沿岸的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三个小国没有加入独联体,如果把二者的经济(特别是油气)数字做历史对比,误差也很小。战后的经济-政治史上欧盟是个日益扩大的概念,扩大后的欧盟已基本覆盖了除独联体以外的欧洲,特别是从能源统计上看,以其数据代表整个西欧误差也不是很大。因此,在本文讨论中东或沙特出口目的地时,将上世纪80、90年代及以前不包括原华沙条约成员国的西欧与本世纪的欧盟做了纵向对比,好在这种对比并不会因地域范围的不够严格对应而影响了结论的正确性。

在讨论上世纪沙特向两大供销区出口的宏观格局时,由于缺乏系统的数据,笔者借用了中东向主要消费国/地区出口的资料(见表2)。其中仅列出美国、西欧、日本和其他4项,但由于拉美和西非、北非所占比例相当低,表中已可显示出中东对两大供销区出口格局的变化。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

① 上世纪60、70年代向欧美的出口占优势,如1961年、1971年向欧美的石油出口分别占出口总量的62.87%和52.95%。

② 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出口构成相对均衡。如1985年、1991年向欧美的石油出口分别占出口总量的36.88%和42.20%,相应年度对日本出口占29.07%和23.85%,以日本以外的亚太地区为主体的“其他”分别占34.05%和33.95%。

③ 上世纪90年代向亚太供销区的出口占相对优势。如1995年、1998年向欧美的出口分别占出口总量的31.16%和34.18%,即使加上拉美也仅为40%左右;而此期间亚洲“四小龙”进口量大增,自1993年起中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相应年度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亚太供销区出口应占60%左右。

④ 自本世纪初以来,向广义的亚太供销区的出口开始占绝对优势。此期间印度和东盟进口量大增,中国进口量快速增长,使表2中“其他”一项逐渐达50%以上。

表2 1961~2009年中东向主要国家/地区的石油出口

前已述及,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状上看,沙特都是中东最大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国。显然,表2所反映的中东出口地区的宏观构成,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沙特(特别是上世纪)出口地区构成的特点。

本世纪以来沙特向西欧出口的变化更加具体地说明了上述结论。2000年沙特向西欧出口原油132.8×104bbl/d,在其出口地区构成中占21.2%;到2006年以上两个数据为103.0×104bbl/d和14.6%,6年间出口量年均下降4.15%。近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2009年沙特向西欧出口原油仅62.6×104bbl/d,在其出口地区构成中占10%(见表3),3年间出口量年均下降15.29%。

中东、沙特向西欧石油出口降低的影响因素较多,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北海油气区的高产是其中之一。北海石油产量在1991年超过2×108t,1996年超过3×108t,2000年达到3.17×108t的峰值,高产期还向北美出口。此外,沙特等中东国家向西欧的出口还受到俄罗斯石油外销的“挤占”。以原油计,1990年俄向西欧出口10240×104t,占其进口量的21.0%,2001年俄向西欧出口18120×104t;以原油加油品计,2009年为34780×104t,占其进口量的43.8%[11]。但长期起作用,特别是使其在本世纪持续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西欧坚持节能和对石油、煤炭的替代政策,致使石油消费量及其在一次能源构成中的比例总体上呈双双下降的趋势[12]。以“老欧盟”16国(不含冰岛)为例,笔者据有关资料计算,1972年石油消费量为67980×104t,占一次能源的59.7%;2009年以上两数据分别为61260×104t和42.6%。

表3 2000~2009年沙特阿拉伯原油出口地区构成

注:中国数据采自中国海关,不含港澳台地区,笔者以50为系数,将单位由“104t/a”换算成“104bbl/d”;其他数据采自欧佩克统计公报。此表张峰改动全对

3.2 向美国的石油出口

从表2、表3数据可以得到沙特向美国出口石油的有关信息:

① 与西欧相比,中东、沙特对美国石油出口的依赖程度较低。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东向美国输出的石油约占其出口量的10%~15%,而西欧占到20%~50%。

② 与之相应,美国占中东石油出口的比例不够稳定。除1971年受禁运影响、1985年受世界供需低迷影响而作为特低之例外,相对正常的90年代不同年度间(如1991年、1995年)的变化说明,美国从中东的石油进口带有某种补充来源性质。而欧洲从中东的进口呈相对稳定的下降趋势,且至少在上世纪50~80年代是其首要的进口源区。

③ 将表2、表3中本世纪相同年度的数据进行对比可知,美国占沙特石油出口的比例大于占中东的比例,说明美国在中东各国石油出口上与沙特的“盟友关系”最为密切。如2004年美国占沙特出口的22.3%,占中东的12.8%;而同年西欧两个数据分别为18.5%和16.4%。

如果从美国进口角度看可有更深刻的解读。本世纪在美国石油进口量略有下降(年均下降0.23%)的背景下,来自大西洋供销区的石油数量和份额双双增长,其中北美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增长明显,非洲的增幅也较大,中南美及欧洲的数量和份额则下降。显然,美洲是美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源区。与上述情况相对应,来自中东的石油数量和占美国进口的份额均明显下降,2010年仅为2001年的63.11%[此数据原文为65.12%,按表4中数据8470÷13420=63.11%。],9年间年均下降4.98%。以沙特计,2001年输美原油量8055×104t,占美国进口的17.27%,占中东输美量的60.0%;在美国原油进口量达到峰值的2004年[在表4以下的一段文字中写到峰值是2004年。],沙特输美原油量下降至7225×104t,占美国进口的14.27%,占中东输美量的65.06%;到了刚从经济衰退中略有恢复的2010年,沙特输美原油量大幅降至5455×104t,占美国进口的11.94%,占中东输美量的64.40%。2010年沙特输美原油量仅为2001年的67.72%,9年间年均下降4.24%。本世纪以来,美国对来自中东的原油进口的依赖以及其中对沙特的依赖都在下降。仅以2010年看,美来自中东的进口已低于非洲,仅略高于其中的西非(见表4),产量和对美出口持续增长的西非已有在近、中期赶超中东的可能。在美国进口来源国排序中,沙特在本世纪一直排名第三位,随着沙特向美出口量和所占比例的降低,其与第一名之间的差距迅速拉大。2005年沙特输美原油量为加拿大输美原油量的88.49%,2010年这一比例降至54.69%;2005年沙特输美原油量为西非尼日利亚输美原油量的134.17%,而2010年这一比例仅为103.03%[13]。

表4 2001年和2010年美国原油进口地区构成

注:原始数据采自文献[13],笔者计算编表,总计中还包括表中未列出的“亚太”和“其他”数据。

沙特对美石油出口的变化主要受到美国需求量变化的影响。从美国能源和石油消费量近年的变化情况看,2005年都是其峰值年,到2009年分别年均下降1.75%和2.98%。美国进口原油峰值为2004年的10770.5kbbl/d[在表4以上一段中写到峰值是2005年。联系全文似应为2005年。那此数据及以下的年均下降率都要做改动。不改],到2009年降到9062.3kbbl/d,5年间年均下降3.39%;美国进口油品从2005年的2016.9kbbl/d下降到2009年的1819.2kbbl/d,4年间年均下降2.55%[此数据原文为年均下降8.64%。]。以上列举的4个年均下降数据表明,美国在节能中更注重节油和/或油品替代,美石油对外依存度降低之势要大于消费降低[此处原稿中有一句“其中油品对外依存度降势大于原油”。由于本段中前文的年均下降8.64%?改为下降2.55%,下降速度低于原油年均下降3.39%,故删去了这句话。][14],这种趋势应引起人们的重视。正是上述变化导致表3中近年美国占沙特出口的份额大幅降低。

对上述问题换个角度看,就是在美国进口中中东/沙特所占数量和比例的变化。以1998年为例,美从中东进口石油10825×104t,占美进口的22.0%,相应的是美从大西洋区的进口占67.25%;2007年、2008年美国从中东[本段中两个“中东”原文为“沙特”,为与原文献保持一致,现改为“中东”。]进口石油分别为11040×104t和11970×104t,略有增长,但占美进口的比例却大幅下降到16.43%和18.80%,相应的是美国从大西洋区的进口份额增至75.68%和74.24%[15]。

4 沙特向广义亚太供销区的石油出口

从以上论述可知,从中东石油出口格局变化上看,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向东、西两方向“出口构成相对均衡”时期,包括中东、东非在内的广义亚太供销区占中东石油出口份额已大于大西洋供销区;到90年代中后期和本世纪初,仅包括东亚—南亚和澳大拉西亚(Australasia,指澳大利亚及周边国家)地区的狭义亚太区占中东石油出口份额也超过大西洋供销区。从本世纪初沙特石油出口格局上看,广义亚太供销区占50%~70%,2009年约占72.1%[此数据似乎有误,是不是太大了?请您核准。];而狭义亚太供销区可占65%左右。从2004年沙特出口目的国排序前5名(美、日、韩、印、中)[16]来看,其主要流向是东亚—南亚弧形地带。

4.1 向日本的石油出口

仿照前文思路,这里仍可借中东石油出口格局来大致认识上世纪日本在沙特出口中所处的地位:

① 日本在中东和沙特石油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因为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石油需求增长甚快,而且因为它自己不产油且附近无重要石油出口国(这点与美、欧很不相同)。表2显示日本在上世纪后期占中东石油出口的1/5左右,明显超过美国,在90年代多数年度亦超过西欧。自1995年后,日本从中东进口量有时会增大,但所占份额却一直呈下降趋势。

② 据法国《阿拉伯油气》的资料,1992年日本原油进口中来自中东的占75.36%,其中沙特(包括中立区的一半)占24.31%。注意到列第二位的阿联酋占24.28%,二者相差甚小。而2007年、2009年日本进口中来自中东的分别占80.35%和84.70%,来自沙特的分别占55.45%和31.67%。显然,总体看日本对中东、对沙特的依赖有加大之势,这也与美、欧的情况有别。

③ 自本世纪初,沙特向日本的石油出口有增大之势,2004~2009年都大于5000×104t,但除2007年特高外,其占沙特出口的份额均低于18%。值得注意的是,2008~2009年呈现的沙特对日本出口量和所占份额双双下降的趋势[17]有持续下去的可能。

日本在节能和油品替代上虽然比西欧起步晚,但近年来的成效也很显著。其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和石油消费量均在2000年达到峰值,到2009年的9年间分别年均下降1.29%和2.81%。与之相应,同期日本原油和油品进口量分别年均下降2.50%和3.90%。上述4个负增长数据,说明日本在节油和油品替代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对比表2、表3,日本从沙特的原油进口量及所占份额下降不明显,表明其对中东、特别是对沙特石油的依赖程度仍很大,这是与美、欧的趋势相反的。

4.2 向中国的石油出口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进口原油时,沙特对我国的出口量甚微。到1995年也不过33.9×104t,占我国进口量的2.0%,在进口源国中排第十位;占我国从中东进口量的4.4%,远远低于阿曼、也门等国,排名居第五位。2000~2002年沙特对华出口年均增长率达40.99%,2002年对我出口量达1139×104t,占我国进口量的16.41%,在进口源国中跃居首位并保持至今。排名的跃升不仅由于其数量剧增,也是因为阿曼、也门产量和出口量在越过峰值后的下降。2002年我国从沙特进口原油占从中东进口量的33.1%,该年中国占沙特出口的份额仍相当低,仅为4.3%(见表3)。2002~2006年沙特对华出口年均增长率为20.32%,与同期中国进口量年均增长20.26%基本持平,故2006年沙特对我出口量虽达2387×104t,但占我国进口量的比例仍为16.44%,仅占沙特对外出口的6.8%。2006~2010年沙特对华出口年均增长率降至16.93%,由于基数增大,2010年沙特对华出口量达4463×104t,占我国进口量的18.66%(见表5),占从中东进口量的39.6%,占沙特对外出口的份额为18.6%[18]。

表5 2000~2010年中国从沙特进口原油量及占中国进口总量的份额

注:原始数据采自中国海关,笔者计算编表。

从以上论述可知,本世纪以来中国从沙特进口原油数量迅猛增长,2010年为2000年的7.8倍,10年间年均增长率高达22.79%,但沙特进口量占中国进口总量的份额却仅增加了10个百分点左右,最高的2009年不过20.6%。中国对沙特、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大于欧盟、明显大于美国,但明显低于日本。据BP资料,2009年中国石油进口中来自中东的比例为40.7%,日本这一数据为84.7%。

4.3 向印度、新加坡等的石油出口

限于资料,基于沙特是中东石油出口的主体以及它们的出口情况相对稳定的认识,在本节中以各国/地区与中东的石油进出口数据来分析这些国家/地区与沙特间石油贸易的大致情况。

上世纪末以来,印度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其本国油气产量相当低,导致进口量激增。据BP资料,1988~1992年印进口石油(包括油品)年均增长率达9.05%,但1992年进口量仅占世界的1.99%。2009年进口量比2008年增长4.34%,占该年世界进口量的5.99%,其份额低于中国(9.70%)、日本(8.13%)而居亚太区第三位。印度石油进口中来自中东的数量(11010×104t)和比例(70.48%)低于日本(相应值为17940×104t、84.7%),但高于中国(相应值为10320×104t、40.7%[此数据原文为46.7%,但前后文中均出现过此数据,前文为40.7%,后文为40.74%,故此处改为40.7%,请审核。]),显然,印度对中东、对沙特的依赖程度都明显大于中国。各种评论一致认为,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对全球石油需求拉动最大的两个国家之一。Facts咨询公司认为,如果说中国在2011~2030年间石油需求增长会略低于1991~2010年,那么印度则相反,其2011~2030年间的需求增长会远大于此前20年间的需求增长[17]。

新加坡是世界级的石油金融、贸易中心之一,也是炼油、石化中心,有大量的原油进口和油品输出。据BP资料,2006年新加坡进口石油(含油品)10860×104t,占世界进口量的4.19%;从中东进口5550×104t,占进口的51.10%。2008年以上4个参数依次为13090×104t、4.85%、5310×104t、40.57%;2009年以上4个参数依次为12610×104t、4.84%、4800×104t、38.07%。以2009年计,进口量占世界的比例在亚太区排名第四位,排在中、日、印之后。以进口增长速度较为正常的2006~2008年计,年均增长率为9.79%,同期中国为6.59%[这个数据似乎有点小,请您再核实一下。不小,原文对],日本为-2.52%。

新加坡的石油进口主要是为了以油品和石化产品向邻国、特别是东盟其他9国出口,因而其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东盟国家石油进口增长程度和对中东的依赖程度。在BP资料的亚太区中特别列出“亚太区其他”一栏,这在2008年和2009年是指中、日、印、新和澳大拉西亚以外的国家/地区,显然,主要是指韩国、中国台湾和除新加坡以外的东盟国家。以“亚太区其他”2008年的数据计算,石油进口量为34570×104t,占同年世界进口量的12.8%,占亚太区进口量113190×104t的30.54%;从中东的进口量为23830×104t,占其全部进口量的68.93%。再以其2009年的数据计算,石油进口量为35620×104t,占同年世界进口量的13.7%,占亚太区进口量114360×104t的31.15%;从中东的进口量为23000×104t,占其全部进口量的64.57%。以“亚太区其他”2009年的数据分析一下其在亚太区和世界的地位:该年石油进口量为35620×104t,大于亚太区内以国家计居首位的中国的25330×104t,为其140.62%;同时也大于中南美洲与非洲的石油进口之和并为其264.83%。从中东的进口量为23000×104t,大于亚太区内以国家计居首位的日本的17940×104t,也大于南北美洲与欧洲的石油进口之和并为其112.86%,其从中东的进口量占全部进口的比例为64.57%,低于日本的84.70%、印度的70.48%,但高于中国的40.74%、新加坡的38.07%。考虑到BP资料中“亚太区其他”内的韩国、中国台湾增长速度甚低,那么其石油需求/进口的快速增长就主要反映东盟国家的发展趋势。看来,在BP资料中以“亚太区其他”为代表的东亚—南亚弧形区中属新兴经济体的这些中小国家/地区,在区域油气供销中、在讨论中亚和沙特出口区域构成中都有较重要的地位。

位于亚太供销区最东部的澳大拉西亚虽然是石油纯进口地区,但由于能源丰富(特别是有大量天然气出口)而使其在世界石油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很低。据BP资料,2001年该区进口石油3050×104t,占世界的1.41%;从中东进口910×104t,占到其进口量的29.84%,占中东出口量的0.96%。2009年该区进口石油4000×104t,占世界的1.53%;从中东进口580×104t,占其进口量的14.50%,占中东出口量的0.63%。从近年的数据来看,澳大拉西亚的石油进口量和占世界的份额略有升高,但进口中来自中东/沙特的数量、占该区进口的比例以及占中东出口的比例却略有下降。应该说,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状看,在中东/沙特出口构成中澳大拉西亚均居于很次要的地位。

表3显示,本世纪非洲(主要指东非)从沙特的进口量和占沙特出口的比例均不大,而且变化也较小。即使中东的一些国家进口量大增,从沙特的进口大幅增长,但占沙特出口的份额也仅由2.6%升至4.6%。

[page]

5 沙特石油出口格局变化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5.1 沙特对全球石油供销有重大影响

沙特长期雄居世界石油产量冠军宝座,仅仅是在2009年、2010年由于人为压产而略低于俄罗斯。

从世界经济发展较正常的本世纪头10年情况来看,未来10年全球年产量可大于40×108t,沙特年产量可达5.4×108~5.5×108t,占全球产量的14%左右。而如果俄罗斯不在改革开放上有重大进展,年产量只能在5×108t左右徘徊,沙特仍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其冠军宝座。金融危机前,沙特原油和油品出口在2005年出现峰值,该年原油出口量约3.6×108t,占世界的17.78%、中东的42.66%。估计未来10年如果世界经济发展正常,原油进/出口可达21×108~22×108t,沙特出口将达3.8×108~4×108t,仍占约18%。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沙特充足的剩余产能和提高采收率所带来的剩余可采储量增长潜力,将是未来世界石油进/出口增长的有力保障。世界安全形势越是动荡、不确定性越大,沙特作为保障供应的“产量浮动国”的作用就越凸显,这已为多次事件所证实,也为近期利比亚动乱的事实所佐证。换个角度看,这就要求保持沙特产量的相对稳定,一旦它出现了大的动荡,是其他方面努力也很难完全弥补的。

影响石油供销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价格,油价是由多种因素制约的,在石油期货成为金融衍生品的现代石油市场,油价变化机制更为复杂。但无论如何,出口大国的出口方针、作价方式可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方面沙特有一定的话语权。2010年1月开始,沙特将对美出口计价方式做了调整,其基准价格不再采用WTI,而是采用更高些的阿格斯公司(Argus)公布的ASCI[19],这就提高了对美输油的价格。但由于输往不同地区的定价是各地的不同基准价格加贴水,而输往美、欧的贴水多为负值,输往亚洲的贴水多为正值(如2007年沙特轻油输往美、欧的贴水分别为-4.3美元/bbl和-4.2美元/bbl,而输往亚洲的贴水为0.8美元/bbl),这就出现了“亚洲溢价”,使亚洲输入国付出了更高的油价,这显然是不公正的,也是与沙特出口地区格局的变化不相适应的。在2010年4月,沙特降低了除超轻质原油以外的所有种类原油对亚洲的售价,如重油每桶降低0.85美元。但即使如此,调整后的价格仍比阿曼和沙特平均价格指数(沙特对亚洲出口的基准价格)高1.1美元/bbl[20]。随着亚洲在沙特出口中所占份额的持续提高,“亚洲溢价”问题会更加突出,相信双方会本着公平互利的原则逐步解决。

5.2 沙特石油出口方向改变反映出全球供销格局的变化

本文以大量篇幅说明:从“二战”后中东石油迅速崛起到20世纪70年代,欧、美都是中东/沙特主要的出口地,经过80年代的过渡,到90年代中期和本世纪,即使仅计狭义的亚太区,其接受的中东石油也大于向欧美的出口。在中东石油出口从主要向北大西洋地区到主要向东亚—南亚弧形地带的转变中,沙特出口方向的变化起着首要作用。这其中起某种“拉动”作用的首先是日本和“四小龙”,继而是中、印和一批中小新兴经济体国家。这个趋势在近期的金融危机中得到加强并且将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中心历史性地东移,决定了至少在近20~30年东亚—南亚弧形地带将是石油消费和进口增长最快的区域[17]。

经济格局的改变带来石油供销格局的变化。不管在政治-军事上以沙特为首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GCC,包括沙特、科威特等6国)与美欧有多大的共同利益,它们都必须正视一个基本现实,即沙特赖以生存的石油出口这条生命线主要系于亚洲国家,这将对沙特和中东的地缘油气、地缘政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沙特和中东在石油出口上对美、欧依赖程度的削弱,换个角度也可视为美、欧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减轻。把美国的国际战略、美国在产油国的一切活动简化为“为石油而战”、“为中东而战”,显然是一种过时的、不符合实际的思维方式。

世界石油供销格局的变化还反映在日益增强的多元化趋势上。从供应上看,近年非洲、南美洲(特别是委内瑞拉和巴西)的产量和出口量已有较大的增长,里海—中亚、北极圈和俄东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也将有大的增长,天然气(包括非常规气和LNG)国际市场开始形成,这一切都在影响着出口格局,挤占着中东的出口。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长期大量压产正说明了这个问题。从消费上看,后起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在石油消费和进口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从亚太供销区看,大量进口石油的国家/地区从日本发展到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继而发展到中、印和所有新兴经济体国家,印尼已由石油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越南也将走上这条路[21]。

5.3 沙特与中国的石油贸易和中国的对策

5.3.1 在关注来源多元化的同时可加大从沙特的原油进口

随着中国原油进口量的猛增,2002年以来沙特在中国进口中居于首位。2002~2010年沙特向中国的出口量从1139×104t增至4463×104t,后者为前者的391%,8年间年均增长18.61%;同期中国进口总量的以上4个参数依次为6941×104t、23913×104t、344%、16.72%(见表5)。以上两组数据显示:沙特对华原油出口与我国进口总量基本呈同步跃升,但沙特对华出口的上升速度稍快[此处原文为稍“慢”些,但按上述数据应是稍“快”些。]些。进一步看,即使2010年沙特对华出口占我国进口份额升到18.6%,但其占沙特出口的比例也仅为13.4%,低于同年日本和美国所占份额(见表3)。显然,中国与沙特间的原油贸易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从中国来说确有持续增加原油进口的需要;从沙特看今后向欧、美、日的出口将持续下降,对韩国的出口增长也陷入停滞,面对国内发展要求扩大出口的压力,增加对华出口显然也是必然选择。2011年初,在北非动荡背景下沙特以石油出口量增长7.3%换来出口额增加19.2%的收益,这一事实雄辩地说明,大幅增加出口有利于积压了大量产能的沙特和中东等国。2009年2月胡锦涛主席访问沙特期间,沙特政府承诺“任何时候都保证对中国原油供应”,希望2010年实现对华出口100×104bbl/d(5000×104t/a,实际上该年中国仅进口沙特原油4463×104t)[22]。

文献[23]对中国进口来源构成的分析表明,本世纪以来虽然以中东为首要源区、以沙特为首要来源国,但中国在进口来源多元化上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在这方面明显优于地缘条件相近的石油进口大国日本和韩国,甚至也优于地缘条件较好的印度。显然,一方面加大从沙特、从中东的原油进口量和在彼此进出口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另一方面继续关注石油进口来源的多元化,这是中国可以而且必须实施的进口对策。

5.3.2 在两国和国际石油市场上进行更全面的合作

在继续巩固扩大国际原油市场占有率的同时,沙特加快了炼厂和油气化工的发展,除了满足本国和中东的需求外,更主要的目的是向新兴经济体出口。不言而喻,这批炼厂一般都是规模最大的,效益高、符合环保要求、有强大的竞争力。在这些地区合资建炼厂对沙特有两方面的收益:一是巩固和扩大所在国的原油市场;二是以油品销售和加油站经营获得利润。对中国来说,在我国建设合资炼厂一方面是巩固和扩大了原油进口来源,所谓以市场换原料;另一方面这些炼厂产品可满足国内油品供应,即使出口也会为我国带来利润。显然,这基本上是互利双赢的。为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已与沙特阿美公司签约在云南合资建设炼厂,双方在资源、加工、销售等方面进行一体化合作。当然,所需原油由沙特供应,经中缅管线运达。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石化产业对乙烯、石脑油等基础化工原料需求甚大,而近年为弥补油荒又常压缩其产量以裂解生产更多的轻质油品,这就使其进口量持续激增。据统计,“十一五”头两年乙烯年进口量在20×104t左右,后三年在80×104t左右,其中2009年达97.5×104t[24]。为了促进进口并降低用户成本,我国在2009~2010年还曾实行返还进口消费税政策。而这类产品恰是中东、特别是沙特出口的强项,具有低成本的优势。适当进口价格上优惠的油品和基础化工原料,或与其合作在中国或沙特合资生产对我国是利大于弊的。在这方面中国与沙特的合作项目引起世界同行的关注。如2009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以各占一半的比例投资183亿元人民币,在天津建设年产320×104t石化产品(其中乙烯为100×104t/a)的综合项目,所需原油1000×104t/a由沙特供应。作为延伸,又在2011年签约,双方各投资50%建设年产26×104t聚碳酸酯项目,其产品主要是为了向亚太地区出口[25]。在延布炼厂原合作方康菲石油公司退出后,沙特阿美希望中石化接手合作建设这一名列世界前茅的大项目。中石化与沙特阿美合作建设的延布聚烯烃项目的总承包“交钥匙”(EPC)工程,也成为双方在下游合作的亮点。此外,中石化与阿联酋利曼公司在延布合作建设改性沥青项目又开创了三国合作的范例,中石化的技术和品牌、阿联酋的投资与沙特的工业园区相结合,大力拓展了区域市场。

面对本国炼厂开工不足和出口困难,此前东亚各油品出口国(包括日、韩、中、新加坡等)对即将到来的中东油品、石化产品的低价倾销忧心忡忡,据说这也是中国与海合会之间自由贸易区谈判的难点之一。笔者认为,违反市场规则而拒之门外弊大于利,不如因势利导,大力开展石油工业中、下游的广泛合作,在不损害或有利于我方基本利益的前提下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以求双赢。

近年来,包括沙特、科威特在内的中东产油国已在东亚与所在国合作建立大型石油储备基地,这是有利于共赢的新合作方式。我国也可以积极与之协商,利用近海岛屿开展类似合作,这将为稳定和扩大进口油源创造更好的条件。近年,我国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TR)、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Unipec)和光汇石油有限公司(Brightoil Petroleum)拟在霍尔木兹海峡峡口外阿联酋的富查拉伊港建设或租赁石油储备基地。该港有管线与海湾南侧诸产油国连接,依托有利的地理位置,已超过鹿特丹成为仅次于新加坡的世界第二大油轮港,储油量在迅速扩大。在阿曼、也门石油生产和出口锐减的情况下,中国公司利用该港储存转运石油,沙特正是主要油源和合作国之一。

沙特的法律不允许外资公司进入石油上游的勘探开发,但在其他多个领域(包括天然气勘探开发、石油上游的服务和工程等)仍不同程度地允许外资参与,中石化曾在沙特中标区块进行天然气勘探,成果不够理想(笔者认为按国内的标准看应该是发现了可开发的气田)。我国在沙特的石油服务和工程、设备项目上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与其庞大的市场相比还显得很不够,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与中国和其他产油国(如巴西、委内瑞拉)间的合作相比,中国与沙特间的石油合作还很不全面,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5.3.3 全面提升中沙经济合作

中国与沙特的经济往来近年亦有重大进展,沙特已成为中国在西亚北非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近年来中沙间的贸易额以两位数的年均增长率上升,以双方经济都较为正常的2008年为例,贸易额达418亿美元,年增长率达64.7%。但即使该年贸易额也仅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1.63%,从沙特进口额310亿美元,我国对沙特出口108亿美元。显然这与两国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不匹配,也表现出巨大的不平衡,尚未充分发挥两国间可以互补的优势。中国与非洲、南美洲国家间经济合作的历程表明,油气合作仅是全面经济合作的一部分,因地制宜、急其所需地帮助所在国发展经济,反过来亦可帮助实现油气及其他原材料工业的发展,提升相互间贸易的水平。沙特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经济政治情况也有些特殊性,但这一原则还是适用的,在全面发展中沙经济合作方面还存在巨大的潜力有待我们去开拓、去发展。中国与海合会间的自贸区谈判虽有重大进展,但仍需双方努力去完成最后阶段的工作,该自贸区协定的最终签订,显然会更大地促进中国与沙特间的经济合作。

参考文献:

[1] 田莉.中东北非存在大量未探明油气储量[N].中国能源报,2011-02-28(07).

[2] 丹尼尔·耶金.石油大博弈(下)[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165-178.

[3] 安维华,钱雪梅.海湾石油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80-162.

[4] 张抗.对中东石油发展前景的预测[J].国际石油经济,2008,16(9):28-32.

[5] 王海霞.沙特增产可弥补石油供应缺口[N].中国能源报,2011-03-07(08).

[6] 李峻.沙特今年石油出口收入或达2420亿美元[N].中国石化报:环球周刊,2011-05-20(07).

[7] 陈蕊,单卫国.2009年世界石油市场回顾与2010年展望[J].国际石油经济,2009,17(12):19-22.

[8] 周以重.沙特怎样调用石油剩余产能[N].石油商报,2011-03-16(16).

[9] 朱逸.2010年全球炼油工业发展放缓[J].世界石油工业,2011,18(2):25-29.

[10] 张抗.中国和世界地缘油气[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1-892.

[11] 张抗.中东石油出口流向变为及对中国的影响[M].世界石油工业,2007,14(1):34-39.

[12] 张抗,张艳秋.欧洲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启示[J].中外能源,2009,14(4):7-11.

[13] RADLER M,BELL L.US,worldwide energy demand growthrates to slow in 2011[J].OGJ,2011,109(3):37-46.

[14] 雷越,陈建荣.美国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战略动向[J].国际石化经济,2011,19(4):8-11.

[15] 张抗,周芳.美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和来源构成变化及启示[J].中外能源,2011,16(2):8-16.

[16] 钱学文.中东、里海油气与中国能源安全战略[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155-314.

[17] Facts Global Energy.亚太地区长期引领世界石油需求的增长[J].世界石油工业,2011,18(1):14-19.

[18] 田春荣.2010年中国石油进出口情况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1,19(3):15-25.

[19] 张俊华.沙特调整原油作价方式的分析和影响[J].当代石油石化,2011,19(3):19-23.

[20] 王晓苏.沙特4月原油价格变化引关注[N].中国能源报,2010-03-15(12). 

[21] 张抗.越南石油生产和出口形势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世界地理研究,2009,18(2):98-103.

[22] 姜英梅.海合会的发展及其与中国的经贸合作[J].国际石油经济,2009,17(3):8-11.

[23] 张抗.2000年以来中国原油进口来源构成分析[J].当代石油石化,2009,17(6):17-21,44.

[24] 张福琴,边钢月.我国乙烯工业“十一五”回顾与展望[J].石油科技论坛,2011,30(2):13-17.

[25] 中萱.中沙合资新建聚碳酸酯项目[N].中国石化报,2011-05-19(01).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沙特阿拉伯 石油出口 地区格局 进口对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