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油气
  • 石油
  • 俄罗斯-前苏联石油产区的战略接替及其启示

俄罗斯-前苏联石油产区的战略接替及其启示

2011-12-09 14:29:54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作者: 张抗 董立  

摘要:单独油气田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油气生产的持续发展要靠两个接替:老油气田(区)内的挖掘潜力,增储上产一般归为生产的战术接替;新领域、新类型、新层系,特别是新油气产区的开拓可称为战略接替。沙俄-前苏联-俄罗斯联邦石油产区经历了从第一、第二、第三巴库的紧凑接替,为我国产区战略接替研究提供了实际案例。对前苏联解体之前和之后产量起伏起伏的分析表明:为解国内政治-经济之困和扩充军备之需而剥夺了石油工业进行战术战略接替所必须投资是影响其持续发展的首要原因。如果不改变俄罗斯目前的政策,实行改革开放,从国内国外两方面大力筹集资金就难以保障其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难以保障出口增长,也就难以实现其“油气富国”的初衷。石油生产的客观规律要求我们增强进行战术和战略接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不断开拓的“进攻”去实现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本文最后提出实现战略接替的必备条件: 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的战略性开拓新思路,与目标艰难条件相适应的勘探开发新技术,投资的保障和一定的时间周期。

1.油气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与其他地下资源采掘业类似,单个油田、油区都要经历其生产的发展、兴盛、衰竭历程,他可称为油气田(区)的生命周期。从石油地质角度上看,油气田指平面上基本联在一起的油气藏,而油气区往往指一个较大的含油气盆地或一群有成因相似性的中、小含油气盆地群。显然,单个油气田的生命历程较简单,油气区的生命历程就相当复杂、漫长。面对着有其客观兴衰过程的众多油气田(区),油气工业欲求得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两方面作艰苦的努力,即生产的战术(性)接替和战略(性)接替[1]。

1.1油气生产的战术接替

对于已经开发的老油气田来说生产的战术接替首先是提高其储量的动用率和采收率。随着生产的进行初期没条件动用(投入开采)的部份储量可因地表设施的完善、开采技术提高而逐渐被动用,这个过程对于其不同区块、层段油气性质不同的大油田表现的相当明显。我们知道,油气田中能够开采到地面的部分(可采储量)总是小于地下实际蕴藏(地质储量),这个部分用百分比表达就称为采收率。技术水平提高(特别是适应开发变化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油气价格上涨都使油气田的经济可采下限降低、采收率提高,其生产期得到相当大的延长。此外,油气田储量的探明也是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初期往往仅发现和探明主力油气产层、主力油气藏,而后不断发现新的可采油气层、油气藏,甚至在周围不断发现新的油气田,储量在断续增加。从美国大陆老油区的统计看,油气田投入开发后60年内不断有新储量增加,油田(累计)储量平均可增至最初的7.58倍,气田可增至4倍[2]。从最初的和/或固定静止的油气田已探明储量看油气田的生命周期可相当短,但从不断增加的(地质)储量和不断提高的采收率看这个生命历程可大为延长,可达最初预期的数倍、十数倍。油气田(区)时间—产量曲线往往不是短周期的“不对称类正弦曲线”,而是长周期多峰式的复杂起伏形态[1]。各老油气区,持别是中国老油气区(如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的生产实验雄辩地说明了这个问题[3]。以这种方式求得老油气田生产的持续发展,可主要依靠已有思路的深化和发展,其影响也主要限于老油气区内,因而特称为战术(性)接替。

1.2油气生产的战略接替

老油气田(区)的战术接替可相当程度的延长其生命历程,但不能改变其由兴到衰的规律性过程。单个油气区有较强生命力(较高产量)的时间长不过十余年、数十年。显然,要取得更长期的持续发展必然要开拓新油气产区。不同油气区间的地质特点往往有重大差别,其勘探开发思路和所依托的技术路线、工艺水平也往往要有重大改变、创新。此外,不同油气区间的地缘油气关系不同,新油气区的投产往往会对国家、甚至国际的经济、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从这个角度出发把新油气产区的开拓归属于战略(性)接替。

对于经历了漫长复杂地质演化过程的叠合盆地可以有若干个处于不同构造层彼此差别很大的含油气系统,而最初往往仅发现并开发浅、中部或最富、最易采的含油气层系。深部层系、低品位或边际性油气藏的开拓不但要求有更高、甚至全新的技术手段,往往也要求有创新的勘探思路和理论认识。此外,石油工业开始时不高的技术水平只能开发其油气特别富集、经济效益高的类型----聚集于良好储层背斜类圈闭中油气藏。但在背斜类(圈闭)油气藏之外还有多种非背斜(圈闭)型油气藏,他们因难于用一般地质、物探方法发现而泛称为“隐蔽型”[4],相对予背斜型,多种隐蔽型油气藏(田)都可归为新类型。在油气开发上,以上世纪70-80年代的技术水平能够开采且有经济效益的油气赋存被称为常规油气领域,当时达不到该要求的多种油气赋存(如油砂、油页岩、煤层气、页岩气)泛称为非常规油气,他们常被归为所新领域。初步调研就发现就地下赋存量说非背斜比背斜型、非常规比常规油气要大一个甚至两个数量级。从背斜型到非背斜型、从常规到非常规油气,其勘探开发的实现都要求技术的巨大进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和经济边际值的相应降低[1、45]。综上所述,这类向新领域、新类型、新层系的开拓,不管在老油气区还是新油气区,都可归于战略接替范畴。

战术接替和战略接替两手的实施奠定了世界油气工业至少在一、两个世纪的长期尺度上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限于篇幅,本文重点讨论油气产区的战略接替。对此,现代石油工业开始更早的国外有许多良好的案例,俄罗斯帝国-前苏联-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百多年的石油史就是其中之一。对其历程的分析讨论可以对战略接替的认识、对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有许多启示。

2.“第一巴库”----高加索油区的兴衰

2.1.巴库石油的开发使俄罗斯帝国曾居世界第一之位

18世纪中叶沙皇治下的俄罗斯帝国(以下简称沙俄)将疆域扩展到外高加索[56] 。以帝国的实力开拓阿塞拜疆以巴库为中心的油田,1864年开始机械采油,1870年引进美国钻机打出高产自喷井,1898-1901年间达到产量的第一峰值(1157万吨),以占世界产量50%而居世界各国之首。其后由于掠夺性的狂采使其产量下降,而主要由于美国德克萨斯纺锤顶等大油田的开发而使美拔得头筹[67]。十月革命前油区的勘探开发已扩展到北高加索,发现老格罗兹尼、十月等(探明可采,下同)储量亿吨级的大油田和达4.3亿吨的马尔别克-阿列龙特大油田。但“一战”和革命后的大动荡使该油区产量大幅下降。

2.2.直到“二战”后高加索油区仍是前苏联经济的支柱之一

十月革命后随着经济的恢复高加索油区石油产量在1928年达到了“一战”前的第一峰值水平,产量占全苏油96.3%。1930年代以来巴库石油开发有快速进展,1940年阿塞拜疆石油产量达到历史峰值2223万吨,也使高加索油区产量达到272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87.2%。“二战”使油区生产再遭重创。战后阿塞拜疆产量已呈降势,油区生产的重点转向北高加索山前地带。作为产区战术性接替的大动作,勘探主力目的层从古近系转向白垩系,探区向里海水域和西岸开拓。1949年在海上发现储量1.7亿吨的油石头油田,1956年在里海东岸的西土库曼发现科图尔捷佩油田(储量2.8亿吨),1961年在里海东北哈萨克斯坦发现乌津油田(储量7.2亿吨),直到1963年还发现了储量1.2亿吨的桑加恰里-杜凡尼油田。应该说,这时从勘探和开发上都完成了整个高加索油区的战术性展开,使1955年的产量仍占全苏的30.9%。1965年达到产量最高峰的4220万吨,但由于新产区的开发(下述)使他在全苏所占的份额反有所降低,1965年仅占17.4%,仍不失为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表1)。此后高加索油区产量呈加速下降之势,1965-1983年的18年间产量递减率为2.87%、1983-1994年的11年间为5.52%,其占全苏的份额在1983年降到4.1%。

表1  前苏联三个主要油气区不同年度产量及占全国比例

 

项目
总产量
高加索
伏尔加—乌拉尔
西西伯利亚
单位
104t
产量/104t
占全国比例/%
产量/104t
占全国比例/%
产量/104t
占全国比例/%
1928
 1163
1120
96.3
——
——
——
——
1940
 3112
2720
87.4
  180  
 5.8
——
——
1955
 7079
2184
30.9
 4122
58.2
——
——
1965
24289
4220
17.4
17362
71.5
  100
 0.4
1975
49080
4024
 8.2
19100
38.9
14800
30.2
1978
57150
3900
 6.8
21450
37.5
25400
44.4
1983
61630
2500
 4.1
15800
25.6
36900
59.9
1989
61500
2030
 3.3
 8240
13.4
40340
65.6
1994
36360
1378
 3.8
 8169
22.5
22147
60.9

笔者据多种资料综合计算编表。

3. “第二巴库”----伏尔加-乌拉尔油区的开拓

3.1.战火中诞生的第二巴库

欧洲东半部或者说前苏联欧洲部分的主体归属一个大型稳定地质单元----东欧地台(亦称俄罗斯地台)。18世纪在其东和南部边缘就发现了油气苗,南缘已划归巴库油区的北高加索山前带。20世纪初北美地台油气的快速发展和美、苏地质学家卓有成效的基础性研究,使以古勃金为代表的石油地质学家坚信东欧地台东部(伏尔加河流域)到乌拉尔山前被深埋的海相古生界存在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发育的圈闭和优越的后期保存条件,应是有巨大远景的含油气区,但他的地质构造和含油气层系(古生界)与巴库油区完全不同[78]。应该说,这项工作是具有明确指导思想的战略性开拓。由于对当时仍占全国石油产量90%左右的巴库的印象太深了,人们不约而同地把这个还在构想中的新油区称为第二巴库。1929年作为钾盐勘探的意外收获发现了第一个小油田,30年代开展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勘探。前苏联决策当局对此予以高度关注,1934年的联共(布)17次代表会议报告上指出要在该区认真着手创立石油基地,在其18次代表会议上又通过了“在伏尔加和乌拉尔之间建立新石油基地----第二巴库”的决议。30年代初、中期仅发现十几个小油田,到1940年该区产量也仅为180万吨、占全苏的5.8%(表1)。1937年发现了杜马兹大油田,其后的深入勘探证明其储量可达3.2亿吨,更重要的是指证明主力油层不是浅部的石炭系而是更深的泥盆系,可以说勘探思路进一步明确、大油区的轮廓己被勾勒出来了。正当要大展宏图时战火烧到了东欧平原上。难能可贵的是即使惨烈的“二战”中人力物力已达到极匮乏的程度,苏决策者并没停止第二巴库的工作,甚至专门下令要保障钻井队最低的人力和物资需求。这使大油区的前景更加明朗,1944年还发现了木哈诺夫油田(储量达2.2亿吨),新油区1945年的产量比1942年增长52%。

3.2.及时实现了对老区的战略接替

有了前期艰苦工作的基础,“二战”后该区的在资金和物资保障的支持下勘探开发蓬勃发展。1946年发现巴夫林油田,1948年发现本区最大油田罗马什金,其最终储量达43.84亿吨油当量[89]。勘探重点从该区中部向南部转移,50年代几乎全部完成了本区大油田的发现,产量也继之持续高速上升。1955年已大幅度超过巴库油区,以4122万吨占全苏的58.2%。从30年代初到1955年大约用了25年时间第二巴库实现了对第一巴库的战略接替。1960年跨上年产亿吨的台阶,1965年以17362万吨产量占全苏的71.5%,位居各油区之首, 达到所占比例最高的阶段。步入壮年期的油区在1.7到2亿多吨的高产期生产了约25年,1976年产最达峰值的2.27亿吨,此后开始进入剩余可采储量和产量双双缓慢下降的稳产阶段后期[1]。由于其他油区产量增长其占全苏产量的份额呈加快下降之势(图1),1975和1983年分别占38.9%和25.6%(表1)。由于第一巴库在还未达产量高峰时第二巴库便已开始迅速上产,两大油区合力使战后的前苏联成为石油产量增加最快的地区之一,从年产1亿吨到2亿吨仅用了5年,而美国跨过这个台阶用20年。

.改参考文献[9]为[10]

4. “第三巴库”----西西伯利亚油区的投产把前苏联石油推向顶峰-

4.1.勘探向盆地中部推进,形成大场面

在乌拉尔山东侧俄罗斯亚洲部份最西部是广袤而荒凉的西西伯亚大平原,从大地构造上看为中生代来进入稳定状态的(西西伯利亚)地台,因而在石油地质上称中新生界(西西伯利亚)盆地。大致在第二巴库开展系统的石油普查勘探同时该区也开始石油普查。但由于认识、特别是手段(地震勘探的有效深度、钻井能力、交通和资金的困难等)的局限,少量的勘探工作仅布署在西侧、南部的盆地边缘,因而成效不大,仅于1953年在西侧发现列别佐沃气田。东欧、北美、阿拉伯等地台的经验和对西西伯利亚地台主体结构的初步认识改变了勘探思路,,认识到在生烃能力最强的盆地中心才有优越的成藏条件。特别是地震、勘探技术的重大进展便较大深度的地下情况有相当清晰的反映,钻井亦可钻达较大深度,等技术手段能力的增强加上资金尚较充沛使使60年代以来勘探得以大踏步地向盆地中部推进。在地震勘探圈出的一系列大型圈闭上进行甩开钻探,终于取得重大进展,先后发现梅吉昂、乌斯季-巴雷克、西苏尔古特、苏维埃、马蒙托夫等十余个大油田。特别是1965年发现的萨马特洛尔油田更令人震惊,其累计探明油气储量达65.76亿吨油当量[89,101],成为该油区的主力油田。这些成果为该区成为波斯湾油区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油区奠定了基础。但其开发却滞后,1965年、1970年该油区产量分别仅占全苏的0.4%、3.1%。巨大的进展使前苏联感到振奋,按照传统,西西伯利亚油区获得广为传播的名称----第三巴库。

4.2.依托“第三巴库”的上产,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

1970年代西西伯利亚油区集中力量开发,勘探开始向条件更加艰难的盆地北部北极圈附近推进。这时前苏联长期积累的内外矛盾已相当严重,经济发展严重失调,与高水平的军事工业相对照的是人民生话水平相当低。恰值第一、二次石油危机使国际油价高涨,决策当局只有抓着石油的高产扩大出口才能勉强维持经济的运转、政局的稳定。西西伯利亚油区的石油以年增率两位百分数快速攀升。1970到1980年产量由3154万吨升至31250万吨,年增率达35.78%,占全苏产量份额由8.93%升至51.82%(表2)。在伏尔加-乌拉尔油区已开始减产、高加索油区加速减产的情况下,正是由于西西伯利亚油区的快速上产使前苏联石油产量反而节节上升,从1970年的3.53亿吨升到1980年的6.03亿吨并在1988年达到6.243亿吨的峰值。由于美国1970年达到5.31亿吨的产量峰值后开始下降,前苏联从1975年开始登上世界石油产量第一的王位。

应特别注意到在西西伯利亚油区的增产中主体油田萨马特洛尔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只求高速增产以济政局之危、不惜“杀鸡取卵”的思想指导下,该油田1970到1980年产量从430万吨升至15400万吨,年增率达43.02%,占全苏产量份额由1.22%升至25.54%。业内人士都知道,这样超强度开发对油田的持续发展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萨马特洛尔油田高速上产期仅维持数年即转为下降,1980-1988年间的年综合递减率达6.03%。主力油田的快速减产使西西伯利亚油区的年增率由两位降到一位百分数,1980-1988年间年增率降为3.61%。可以认为,萨马特洛尔油田走下峰值正是西西伯利亚油区产量接近顶峰的讯号,而西西伯利亚油区产量开始降低之时正是全苏石油产量减少之日。

表2  1969-1988年西西伯利亚油区和其主力油田占全苏产量百分比

 

地区

前苏联产量

西西伯利亚油区

萨马特洛尔油田

项目/单位

104t

产量/104t

占全苏产量/

产量/104t

占全苏产量/

1969

32837

1000

3.05

  130  

 0.40

1970

35304

3154

8.93

430

 1.22

1975

49080

14800

30.15

 8710

17.75

1980

60302

31250

51.82

15400

25.54

1985

59529

38500

64.67

11090

18.63.

1988

62433

41500

66.47

 8270

13.25

笔者据多种资料综合计算编表。

俄罗斯和国际上的许多研究者都认为,西西伯利亚油区的勘探和开发程度都还是不够的。从勘探的平面展开上说北部地区,特别是鄂毕湾、亚马尔半岛和相邻海域明显薄弱,从纵向层系上看对中、深层,对中生界中下部的已知含油气层系投入的勘探工作还很少[112]。严格说来,该区内勘探开发的纵向、横向的战术展开还设没能全部面完成,这项工作和俄罗斯-前苏联石油工业的发展进程披被人为的打断了。

5.被中断了的石油工业发展历程

5.1.正常发展历程的中断及其影响因素

从1990年波罗的海滨的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到1991年底苏联国旗从克林姆林宫降下,动乱中完成了从苏联到独联体的转变[123]。此后,俄罗斯联邦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为了说明其后石油形势的变化,其产量等数字也只能与此前俄罗斯的相应数字相对比。前苏联石油产量达高峰的1988年俄罗斯产油56824万吨、占全苏的91.1%,到前苏联开始大动荡的1990年俄罗斯产油51589万吨、占全苏的90.1%,两年间年递减率为4.19%。上组数字还表明这个期间俄罗斯社会动荡更大,石油的降速也比其他地区要大些。独联体形成意味着影响到基层的动荡增强,经济加速下滑。到1994年俄罗斯石油产量降到31372万吨,4年间年递减率为11.69%。之后到2000年的6年间产量在3.1亿吨左右的低谷中徘徊,最低的1999年仅产29515万吨,而作为主力油区的西西伯利亚产油仅2亿吨。20世纪最后10年是所有独联体国家最困难的时期,经历着经济和人民生话的大幅倒退。2000年到2003年终于出现恢复性反弹,俄罗斯石油产量从31625万吨提高到41080万吨,年增率为9.11%。相对稳定的国内政局、国际油价大涨带来的“额外”外汇收入使石油工业也缓过劲来,产量逐步上升,到2010年终于回到了5亿吨的台阶上[134]。按《油气杂志》(OGJ)的数据其产量50900万吨(本文的历史数据多来自OGJ),为历史峰值的89.57%,7年间的年增率为3.11%。按《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为50510万吨,亦达峰值的88.89%。值得特别关注的是,这7年中产量年增率呈明显的降势,如2004年为8.93%,2009和2010年分别仅为1.59%和2.67%。顺便提一句,在统计数上往往俄罗斯发表的数字略高于OGJ,而后者往往略高于BP。值得提出的是,由于美产量走低俄在2002年产量重超美国,由于沙特阿拉伯的限产,2009和2010年俄罗斯的石油产量也略超过沙特,他重新居世界的首位。

5.2发展历程中断的影响因素

俄罗斯石油工业的“正常”发展历程被中断,显然有前苏联解体社会动荡经济倒退等外部因素的严重影响,但业内人士也分析了其内在因素的影响。从油气生产的客观规律出发,油气田产量存在日益加大的自然递减,每年必须以新增产能的投产来弥补其递减。当后者大致相当于前者则出现稳产,而当小于前者时则出现综合递减。越向油田生命的后期对这一新增产能的需要越大,产量基数越大其新增产能的需要也越大。不言而喻,新增产能意味着新的投资,且由于随油田(区)生命历程的延续勘探开发难度加大,新增产能的成本也升高。从前苏联的实际情况看,在第二巴库己进入高产期的1961-1965年,新增产能1.58亿吨中39.9%用于弥补自然递减。到第二巴库已处于大致稳产的1966-1970年以上两数字为2.18亿吨和49.1%。在老油区加速递减而西西伯利亚油区(特别是其主力油田)进行超强度开发的1976-1980年上述两数字分别是4.69亿吨和75.9%。与1966-1970年相比,1976-1980年以其2.15倍的新增产能仅得到与其大致相当的新增产量,考虑到西西伯利亚的艰苦条件,为增加相应的新产能投资增加的倍数要明显大于2.15(表3)。石油工业的决策者必须谙熟这个客观规律,即使不考虑通胀、汇率变化等,仅从老油区稳产出发也必须逐渐加大对油气田的新投资。但1960年代后期以来的情况恰与此相反。以在勘探投入中占比例最高的探井进尺去衡量,以1946-1950年为基数,此后四个五年计划中探井进尺的相对值依次为172.7%、252.4%、388.4%、259.0%。可以看出,1966-1970年的探井进尺下降到大致与1956-1960年相当,而仅为1961-1965年的66.7%。1960年代后期这种对石油投入减少的趋势在上世纪70和80年代有所加大。以探井与生产井的百分比看,1960年为109%,到前苏联解体前的1980年猛降至35.8%,至俄罗斯石油产量已开始从谷底开始回升的1979、1999、2000年,由于经营仍维持在“有招架之力无还手之功”的状态,上述比值仍处于最低位,依次为14.4%、16.9%、12.3%[134]。无论是“勃列日涅夫时代”还是此后频频更换领导人的时期,一方面大力与美国开展劳民伤财的军备竞赛,一面对邻国武力相向(出兵捷克斯洛伐克、阿富汗,制造中国的边境纠纷),国内经济更趋僵化、停滞,人民不满情绪日增而需要钱、物来安抚。戈尔也巴乔夫对经济改革无所作为却更增加了管理的混乱[145],这一切都需要以石油收入去弥补、去维持。在为渡过目前的难关而不计后果的情况下对油气的投入日减,这为其埋下“病情”日重的祸根。石油工业无力更新已十分老旧的设备,无力进行对自然递减的弥补,更无力进行基础建设和新油田勘探开发。上面列出的探井与生产井比例如此低的状态使任何业内专家都可看出,他已无力进行新区开拓。这些在80年代日趋明显的问题引起业内越来越重的担扰[134,156]。但在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些声音都被压抑了。可以设想,如果这些条件没有根本变化,即使前苏联的政治体制还能勉强维持,从萨马特洛尔产量下降开始,西西伯利亚油区和全苏的产量都不可避免地走入下降之路,前苏联的解体只是使其来得更快、更猛而己。

表3   1951-1980年前苏年新增产能与产量递减关系

 

新增产能/104t

弥补递

/104t

②/①

/%

净增产量

/104t

新增能/104t

弥补递

/104t

②/①

/%

净增产量

/104t

1951-1955

0.73

0.40

54.8

0.33

1966-19705

2.18

1.07

49.1

1.11

1956-1960-

1.18

0.41

34.7

0.77

1971-1975

3.95

2.58

65.3

1.37

1961-1965

1.58

0.63

39.9

0.95

1976-1980-

4.69

3.56

75.9

1.13

据参考文献[910]改编。

5.3.俄罗斯石油接替形势展望

在油区勘探开发处于高潮之际,俄罗斯有战略头脑的勘探家就开始探讨“第四巴库”在哪里?考虑到日显短缺的资金,不约而同的选择自然条件较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目光集中在俄欧洲部份东北部的季曼-伯朝拉(有些文献译为蒂曼-伯绍拉)和东南部的滨里海盆地。季曼-伯朝拉地区一部份在科米共和国境内,也有人称科米地区,他向北应包括伯朝拉海大陆架。该区二战前己有少量油田开发,战后1946-1965年的4个五年计划期间所投入的探井进尺仅占全苏的2.1%-2.8%,发现一批油气田,铺设了输油管线,1966年以后勘探开发热度降低,占全苏探井进尺的份额小于1.9%。进入本世纪俄罗斯重又关注于该区,陆续有新的突破,特别是开始向其海域开拓,据报道,2011年8月在距海岸60千米的Prirazlomnaya油田钻井平台已就位,预计次年一季度投产,据说将成为俄北极圈内第一个海上油田。。该区地质构造复杂自然环境较差(特别是油气丰富的北部),但含油气层系多、前景良好,邻近经济中心,己成为俄向欧洲输送油气的良好补充地[166]。滨里海盆地是上世纪末期全球勘探开发的热点,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盐下含油气系统的突破使之发现了一系列大型、巨型油田、气田和凝析油气田,可以说证实了当年前苏联地质学家的推断[177]。但该盆地大部份属哈萨克斯坦并成为其欲成为世纪石油大国的主要依托,此不多叙。

前已指出,西西伯利亚油区区域展开并没能完成,其深部层系和北部地区都应大力勘探。该区的东邻东西伯利亚地台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已有重大油气发现[1819]。前者南部油田群依托刚完成的从西西伯利亚通向其远东海岸和中国的输油管线己投入初步开发。该区正拟议可供出口的输气管线,他们将面对需求旺盛的东亚市场。而无论是辽阔的俄北部海域还是以鄂霍茨克海和萨哈林岛为主体的东部该域都有为全球公认的巨大远景[1920]。这些地区都是可以作为战略接替而待开拓的新区。显然,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一而勘探程度极不均衡的俄罗斯有着纵深辽阔的勘探开发战略接替区,有油气可持续发展的地质基础。笔者认为在有资金保障情况下,在这些战略性工作的排序中,西西伯利亚地区勘探开发的战略展开,东西伯利亚地区的新区开拓和依托萨哈林已有的油气设施积极向鄂霍茨克海探索应放在前面。

无论是老油区的战术接替(从中、美等国的实践看,俄罗斯老油区的增储挖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是新油区(他们大多自然条件严酷基础设施极落后)的战略接替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近十余年俄罗斯石油走出谷底还只是恢复性增长,尚未达其历史峰值的90%。更令人关注的是,前苏联解体前使石油增长转向下降的内部因素并没得到根本转变。本世纪初的国际高油价给了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他们以油气出口的大笔收入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获得社会稳定。在经济尚未走上发展的康庄大道时却又要再度进行军备扩张以维持其“大国地位”。但这方面的需求实在太大了。为支持政治经济的稳定,俄当局基本上还是沿袭了老思路:几乎拿走油气的全部收入去填补国内的急需[201]。这使俄各类石油公司仍然无力进行大动作去扩大生产规模。

金融危机以来需求和油价走低致使严重依赖资源出口的俄罗斯在2009年GDP下降7.9%(同年世界为0.6%),2010年的反弹也仅上升4.0%(同年世界上升4.2%) [212]。为了恢复发展势头、刺激石油生产和出口,俄曾采取一些新政策以吸引投资并使公司有较大的上产积极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新的、偏远和难采油田减免税政策。正是主要靠东西伯利亚盆地新油田初步开发使俄石油产量重上5亿吨。但俄政府收入50%以上取自油气税收,捉襟见肘的财税主管当局不久便在很大程度上相继收回这些优惠待遇,这使相关公司无力再建新产能并纷纷削减对老油田稳产的投资。从上述情况出发,其国内、国外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他的产量在近期内很难再有明显增长。国际能源署(IEA)在2011年8月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认为,2011-2012年俄石油年产量最多可达5.375亿吨,而后走低,至2016年降至是5.16亿吨。面对俄政府多次的政策摇摆变化所产生的前景不确定性,IEA在上述报告中不无幽默地说:现在看来俄投资框架的全方位变化是唯一可确定的事。 

如果油气产量、出口量上不去,或者说国际油价走低,不但无力进行拟议中的大规模基础建设、谋求经济较快增长,就连油气本身的持续发展、他的战术和战略接替又会象上世纪80年代一样,成为水月镜花[223]。俄经济增长和石油产量相互制约地在低位徘徊,关键在皆缺少投资拉动。在相对落后的国家经济发展中解决投资(及相关连的技术水平低)问题本来是有经验可借鉴的,同是“金砖”国家的中国和巴西都走出了成功的历程[234] 。这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就是要建立适合国情的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对曾长期在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桎梏下的俄罗斯来说,这还需要有个艰苦的摸索过程。打破国有经济僵化的垄断,向国际国内开放更是获得投资的必由之路。20余年俄在改革开放上严重的左右摇摆、历程构相当曲折、失掉了许多机遇。显然,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上无根本性变化,在改革开放之路上徘徊甚至后退,俄罗斯油气就很难有大的发展,其大规模的出口计划也只能停留在纸面的争议中[245]。

6.从沙俄到俄罗斯联邦石油发展历程对我们的启示

6.1.大油气区内的战术展开和增储挖潜是长期曲折的发展历程

高加索油区从巴库这个小型山间盆地到北高加索山前,从里海西侧向其东例侧,从陆地向海上,从浅层新生界到深层白垩系的过程生动的说明了这点。事后来看,如果更多一点油区内全面普查侦察次第突破实现战术展开的自觉性,从北高加索山前向位于同一构造带上里海东侧北乌斯丘尔特、曼格什拉克盆地的勘探、从巴库向里海上巴尔汗-阿普謝隆起的开拓可更积极主动的进行,以乌津、油石头为代表的大油田群可更早发现[112]。如能在西西伯利亚油区主力油田快速上产时拿出收益的若干份额(这时其收益的基数相当大)更有力的加强北部、加强深层的勘探和油区基础设施建设,那么,继承了这份“遗产”的俄联邦在本世纪初高油价时的上产就有了更坚实的基础。伏尔加-乌拉尔油区在达到壮年期时,决策者把上产的期望全寄托在西西伯利亚,当时和其后没投入足够的力量在第二巴库进行增储上产的深入挖潜,致使其产量过快降低。与中、美等产油国油田开发的历程相对比,整体看来,俄罗斯的几个老油区在增储挖潜战术接替方面还要“补课”。相比之下,中国的勘探家们强调盆地整体评价、更自觉地进行老区增储挖潜就取消了更大成效。而近年来油田开发技术的大幅提高使我们在延长老油区生命上有了更多手段,把他提到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提高了自觉性。

6.2.向新油区的开拓和其及时性决定了油气产量的中长期趋向

前苏联二战后石油产量从不足亿吨连续跃升到6亿吨靠的是老油区还处于高产上产期时新油气就投入了规模开发(表1)。设想如果在二战时和二战后极艰苦、资金很短缺的时期中断第二巴库勘探,使其上产历程推迟十年,那么前苏联产量达3亿吨、4亿吨的时间也会作大致相应的延后。从持续发展的角度上看,当老油气区处于产量上升的“青年期”或相对高产的“壮年期”时就完成了新产区的战略接替,那么作为其总和的大区(国家)产量可能持续上升;如果新产区的接替在老区产量己明显下降时才实现,其总产量将出现大致平稳、或出现产量曲线的波谷、或要下降一个大台阶。新区的开拓从基础地质、石油普查开始到规模投产一般要10-20年的时间,地理条件越差、地质构造越复杂,其所需时间越长,有时要经历若干曲折失败而需几代人的努力。

新区战略接替的及时进行可充分利用老油区己获突破的有利条件。从市场融资看,已有油田丰厚的收入是最好的宣传中介,利于吸引国内外各类资金的踊跃投入。作为获利的公司和国家(他往往控股)的决策者来说,也容易拿出大额资金投入再生产,油田高产期高利润中较小份额往往比油田降产低产期的较大百分比的实际值要大得多。此外,在老油区开拓中获得丰富经验的地质勘查人员(其特长和思维方式往往有别于一段从事开发的地质学家)可以及时转入更有吸引力的新区工作。不管是由于决策当局战略思想的保守,还是由于其确实得不到资金保障,前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已开发油田快速上产时未能及时挥师开拓新油区都造成“历史的遗憾”。

中国在1960年代建成东部石油工业基地后,由于多种原因未及时开拓新区,以致出现1980年初期产量在亿吨上下的徘徊[3] 。直到“文革”后的19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实施“稳定东部、发展西北、开拓海上”的发展战略。长达25年左右的时间间隔使新产区战略接替的完成仅能保持中国石油产量极缓慢的增势。而目前,仅只是为了到21世纪中期石油产量的相对稳定也必须开展新一轮战略接替、进行大规模的新产区开拓[26]。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6.3.战略接替的指导思想

从中长期持续发展,特别是要稳产和增产来看,生产的战略接替是不可再生地下资源采掘业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其行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对此,高层决策者、指挥者必须以战略眼光的高度关注,认识到向新区、新领域、新类型、新层系的不断开拓贯穿于石油工业发展的全过程。石油工业要持续发展,就要立足于主动进攻而不是消极防守,立足于解放思想而不是墨守成规,立足于创新而不是守成[257,268]。

主动积极地探索对于石油工业链中的上游、对勘探、对发现新油田探明新储量则更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勘探家就是“无”中生“有”,这个“无”就是前人认为没有油气或未能发现经济意义上的石油蕴藏,这个“有”则是从实际资料出发解放思想进行科学分析提出他新认识,即对新油区可能存在的初步判断并通过实际工作去验证(证实或证伪)、发展认识并逐步实现新发现[279]。显然,这里的“初步判断”是创新开拓工作的的起点,这就是常说的新思路。

进行油气生产的战术、战略接替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技术工艺水平的持续、大幅度提高。战略接替的对象往往是自然环境恶劣和/或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一些地区之所以前人屡试不爽,往往是技术难题使之无法获得地下真实情况的信息。有些地区要变不可采为可采、变无效益为有效益,也需技术水平大幅提高、使经济门限大幅降低。实践证明,这就需要有创新、甚至需技术路线“革命性的”变化。如果说新思路指出了彼岸的目标,那么与之相应的新技术就是过河的船或桥。勘探开发由陆到海、由常规到非常规的发展中,技术问题显得特别突出,甚至成为关键性的“拦路虎”[2830]。

前面所说的在形成新思路是所依托的实际资科不只是前人己取得的认识和数据,也包括探索者自己的、新的工作所取得的新资料;而其所说的实际工作则指勘探实践,包括地质调查研究、实验分析、特别是系统进行的物化探和钻探。这些工作(特别是勘探施工)的完成需大量投资。从地质工作初步肯定远景到以探井发现油气田、以成批评价井证实并测算储量、进而进行大规模油气田开发、进行中下游设施建设并同时进行相应的城市、交通等基础建设,每向前走一阶段,其投资都要增大一个、甚至两个数量级。投资制约是影响新区开拓、新油区建设的基本因素。这正是历史上前苏联后期和现今的俄罗斯油气(如果不改变目前的政策)难以持续增长的首要原因。

勘探开发也是对地下情况逐步加深认识、逐步接近其实际的过程。这之中除了实践-认识本身的周期性外还有勘探施工的周期性。在其实施过程中必须尊照对未知事物“搜索”所要求的由粗到细、缩小靶区、面中求点,逐步接近“目标”的工作程序。对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的地下深部流体的探索充满着曲折、失误,可以说正是通过相当多的失败才逐步明确了油气赋存的规律,才能发现油气田。前面提到的技术难关的突破也往往只能在实践中经过若干失败才能完成。总之,战略接替的实现、新区的开拓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临事抱佛脚”却期望一蹴而就。这就更迫切地要求地质家及早提出对战略接替目标的新认识,使其各项探索工作有充分的时间“提前量”,以求比较紧凑地实现战略接替。从俄罗斯发展的实际以及其他地区经验看,新区的开拓从基础地质、石油普查开始一般要10-20年的时间,地理条件越差、地质构造越复杂,其所需时间越长,有时要经历若干曲折失败而需几代人的努力。

综上所述,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的战略性开拓新思路,与目标艰难条件相适应的勘探开发新技术,投资的保障和一定的时间周期,这四项要素是实现油气生产战略接替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抗,油气田的生命周期和战术战略接替,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1-289

[2]胡文海、陈冬晴,美国油气田分布规律和勘探经验,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1-515

[3]张抗、周总瑛、周庆凡,中国石油天然气发展战略,北京:地质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中国石化出版社,2002,1-777

[4]张善文,济阳坳陷第三系稳蔽型油气藏勘探理论与实践,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6),731-740

[45]豪威尔 D.C.主编(杨登维等译),能源气的未来,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1-925

[56]孙壮志,列国志·阿塞拜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261

[67]丹尼尔·耶金,石油大博弈(上),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1-263

[78]李国玉、金之钧主编,世界含油气盆地图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1-552

[89]张抗主编,地球科学大辞典·应用学科卷·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155-224

[910]裘新生、王国清,苏联石油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185 

[101] 李国玉,世界油区考察报告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1-438

[112]童晓光、徐树宝,世界石油勘探开发图集(独联体分册),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323

[123]郑羽,列国志·独联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106

[134]张抗,中国和世界地缘油气,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211-315

[145]潘德礼,列国志·俄罗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84

[156]巢华庆等编译,俄罗斯大型特大型油气田地质与开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1-300

[167]迈克尔·斯科诺米迪斯、唐纳·马里·达里奥,石油的优势----俄石油政治之路,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1-293

Michael Economides,Donna Marie D.Aleo:中文书名与英原文不一致

[178]张淮、,饶轶群、张挺军等,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盐下层系油气成藏组合和勘探方向,中国油气勘探,2007,12(1),81-86

[189]冯玉军、李东、丁晓星等,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及远东油气开发基本方向,国际石油经济,2004,12(2),28-31

[1920]Y.E.格鲁昌夫(朱佛宏译),俄罗斯大陆架的油气潜力—发展利用前景,海洋石油,2004,(1-2),71-80

[201]罗依·麦德维杰夫,普京时代,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1-403

[212] 世界经济年鉴编辑委员会,世界经济年鉴2010/2011,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56

[223] 任飞,俄罗斯经济:增长速度趋缓,见:王洛林、李向阳主编,2005-2006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52-6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34]张抗,从金砖四国在世界石油中的地位看其合作发展方向,当代石油石化,2009,17(8),7-9、15

[245]岳小文,外国投资俄罗斯油气产业的现状和前景,国际石油经济,2007,15(4),22-26

[26]张抗,中国大北方上古生界油气勘探新领域,地质通报,2011,30(6),803-810

   ZHAN Kang,New domain of Upper Paleozonic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in “Larg North” Of China,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Vol.30,No.6,Jun,2011,803-810

[257]张抗,中国石油资源战略观,海洋石油,2004,24(4),1-5

[268]张抗,中国天然气资源的两点论和发展战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2),163-167

[279]张抗,油气的发现与认识论,见:地学哲学研究会编,地学与发展,388-399,北京:地震出版社,1995

[2308]傅诚德,石油科学技术发展对策与思考,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54-192

    Fu Chengde Strategies and Thoughts on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战术接替 战略接替 新区开拓 投资保障

Baidu
map